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佛家經(jīng)典禪語 > 正文

海濤法師語錄50句【共50句】

作者: formermaster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02 20:18:55 點擊:23243℃手機閱讀>>
Tips: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圖

1、只要珍惜其它眾生,即使我們沒有刻意禮敬諸佛菩薩,也會令諸佛菩薩歡喜。協(xié)助其它眾生是對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(yǎng),因為它圓滿了諸佛菩薩的愿望。

2、若我們能對他人培養(yǎng)一種平等而慈愛的情感時,我們的心也會自然感到十分溫暖。倘若我們能把一切眾生都當(dāng)做家人般平等視之的話,那么我們便能以同樣的方式為眾生服務(wù),眾生的事就是我的事。這就能接近「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」了。

3、自由的人,才是快樂的人。你的心有多自由,你就有多快樂。

4、當(dāng)你感觸到你內(nèi)在理解、自覺、慈愛的種子,這些種子就會一天天長大,自己、對方和身邊周遭的眾生都會更歡喜??鞓窡o法獨享,當(dāng)你快樂時,旁邊的人也都會跟著快樂起來。

5、一切修行只有一個動機。即是利他的動機;一切困境只有一個對治,即是不斷修持自他交換。

6、佛陀開示八萬四千種不同法門,每一個都是為了降伏我執(zhí)。這是佛陀授予法教的唯一理由。如果這些法教無法對治我執(zhí),所有的修行都是無用的。

7、如果我們照顧、奉養(yǎng)父母,但只給予食物、衣著,甚至整個國家的財富等物質(zhì),這只能為他們提供一時的利益。相對之下,如果我們能夠介紹他們認(rèn)識佛法,讓他們領(lǐng)悟六道輪回的痛苦,進而開始修行,例如禪修觀世音的法門,才算真正成功地幫助他們,也為他們的來世奠下基礎(chǔ)。

8、我們應(yīng)當(dāng)時常祈請:「愿我能夠承擔(dān)所有眾生因三毒而產(chǎn)生的障礙。愿所有眾生能夠生活在善德之中,每天實踐善行,從貪、瞋、癡三毒中解脫出來?!谷绻覀兂3H绱怂嘉瑢@得極大的利益。

9、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,也不知如何修習(xí)它,甚至不想先用出離生死的心來實修菩提心,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來作。即使你跟大家一樣住在都市里,照顧家人或者上班工作,也都要用慈心。

10、你愈能夠把生命奉獻(xiàn)在利益眾生,就能夠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樂,以及內(nèi)心的滿足、平安。所以,如果有人要尋求安樂的人生,最好的方法是以愛惜其它眾生的菩提心行生活。

11、要同樣禮遇窮者和權(quán)者。去除所有偏見,避免對親戚的執(zhí)著,以及對敵人的憎恨。對窮人及地位卑下的人要特別尊重。不要偏頗,要以同樣的愛與慈悲對待一切眾生。

12、或許我們會認(rèn)為,供養(yǎng)寺廟,或在佛像面前擺出供品是更好的方法。事實上,諸佛完全離于自我珍愛,因此,我們愈能幫助眾生,諸佛就愈快樂。

13、釋迦牟尼佛曾說,就獲致證悟而言,以慈悲服務(wù)有情眾生,等同于供養(yǎng)諸佛的價值,因此,慷慨對待他人,讓他人從痛苦中解脫,走向解脫之道,和供養(yǎng)諸佛的利益是一樣的。

14、人身非常難得。我們應(yīng)下定決心修持佛法,不要把生命耗費在無意義的活動上。能終身修持佛法是最好的。但是如果不能的話,起碼要好好皈依,因為皈依是佛法的精髓,同時可以關(guān)閉墮入下三道之門。

15、菩薩為利益眾生而尋求證悟。他們的道路是利他的道路。在這個道路上,心要接受訓(xùn)練,超越平常所熟悉的凡夫自私行為和煩惱,漸漸學(xué)習(xí)將他人變成內(nèi)心最主要的關(guān)懷焦點。這種利他態(tài)度,是佛陀大乘法教的根本及核心。

16、人們生活在三界里,舉心動念無不在造業(yè),特別是無始以來的無明,若非有大智大慧,真不能照破。因此點燈供佛,藉助佛的智慧明燈引燃我們的心燈實在是必要的,而且必須恆常持續(xù)不停。尤其在這末法時代,眾生根性不僅普遍駑鈍,而且造罪亦重。因此藉著佛的慧燈,照破陷身癡迷的自我,以求智慧。

17、消除罪障,成就佛果。得病很痛苦,那你就跪著誦《地藏經(jīng)》,短一點就誦《普門品》,再短一點,念《心經(jīng)》。大家就老實來讀誦,過去殺生、邪淫、偷盜、騙人這些罪業(yè),就會產(chǎn)生障礙,你身體也好,事業(yè)也好,把這些罪障消除掉,更重要的是消除世間所有眾生的罪障。

18、繞塔或拜佛時,無論父母在與不在,都要觀想和我們在一起。以對待自己父母的方式,對待所有的眾生,這就是大乘的觀想。因為人對父母總是非常感恩,后面要跟著所有受苦眾生,為他們多繞佛、拜佛。你有這個心,他就得到功德,你所想得到的都替他承擔(dān)。

19、要獲得成功和財富,很重要的是不要只修財神法。要成功,最重要的是要修布施,財富與經(jīng)濟的繁榮主要來自布施與供養(yǎng)三寶。供養(yǎng)上師、佛、法、僧,并對有情修布施和仁慈,那是基本的因。

20、除了供養(yǎng)金錢,只要極需慈善的地方你就去布施。布施才是獲得財富的究竟秘訣。除了累積世間財富,也別忘了累積出世間功德法財。誦經(jīng)、持咒、施食、放生等,都是累積功德法財?shù)姆椒ā?/p>

21、即使在最壞的狀況下,心也可以是自由的。

22、從佛教的觀點來說,去反省人生是痛苦的現(xiàn)實,并不會讓我們?nèi)f念俱灰塵,成為悲觀主義者,而是帶我們?nèi)グl(fā)現(xiàn)那些痛苦究竟是怎么生出來的--從貪欲,從瞋恨,從癡愚--然后從中把我們解放出來。

23、有些痛苦,像生、老、死,是沒有辦法避免的。我們唯一能夠做的,就是減少這些痛苦在內(nèi)心所引起的恐懼。

24、佛教經(jīng)文都會教我們說,要更加去愛護那些受苦和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人。我們愈是幫助他們,就會愈覺得自己有用,因而產(chǎn)生一種深刻而真實的滿足感。

25、事物是不停地變化。云沒有死,它只是變成了雨。雨沒有生,它只是云的變化和延續(xù)。如果我們看透這些因素,看到它們無常和互攝互入的本性,我們自然就會明白,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可以稱之「我」。

26、人生在世,如果只是用來賺錢享受榮華富貴,那只能享受短短的幾十年好命而已;但如果用來贏取道德,經(jīng)營善良便能脫離生死苦海,離苦得道,不必再受輪回之苦。

27、如何消除沒房子住的惡因?首先要看自己小時候有無掏過鳥窩、蜜蜂窩,破壞過螞蟻洞穴,造成這些小動物居無定所,無家可歸,如有,請馬上虔誠懺悔,并發(fā)愿不再做,還要勸別人不做這樣的事情。再盡力布施住處,對象不僅是人,還包括一切動物,所以善待來到你家里的任何動物。

28、持戒可以帶來個人的安樂、寧靜,以及國家的強盛、富足,也讓你可以無懼地面對死亡且保證未來往生善趣。

29、雖然在做善事,但內(nèi)心煩惱很重,不好修行。希望兩個方面,第一要多懺悔業(yè)障;第二要多思惟空性,斷煩惱。一個是內(nèi)在的努力,要靠自己,所以要修忍辱,守戒律,才有辦法。佛法講的是實踐,要去做,想盡辦法去除任何一種自我退轉(zhuǎn)。

30、如能用最好的飲食來供養(yǎng)佛、法、僧三寶,可獲得五種利益:第一、擁有身相莊嚴(yán)及美麗的身材。第二、氣力充沛。第三、壽命延長。第四、快樂安穩(wěn)。第五、成就辯才。

31、面對困境時,有三種非常實際的對治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覺醒和心生喜悅:一、不再掙扎、勇于面對。二、將毒藥當(dāng)作解藥。三、將眼前出現(xiàn)的每一個困境視為佛菩薩的示現(xiàn)。

32、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心與誠實的態(tài)度,它比最高智慧和一切學(xué)識都重要。關(guān)心和善意,比任何禮物都能產(chǎn)生更多的效果,比任何禮物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。

33、人生在世,心的關(guān)系真的攸關(guān)重大,很多煩惱根源全因它而起,心正的人,看見幸福,心歪的人,看見不幸;心的正與邪,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。

34、離苦得樂的方法貴于修道,把它當(dāng)成奇緣潛心修行,必有后福。

35、修心很重要,如果心能篤行道德、監(jiān)督嘴巴說好話、眼帶關(guān)懷、耳聽委屈,傾力遵守這四凈,將會得到好福報。

36、做人的道理就好象木匠一樣,鋸木的時候需要繩墨,蓋房舍時需要磚板,才能有所準(zhǔn)則;一個人如果無繩墨、無磚板般的準(zhǔn)則來匡正言行舉止的話,那么偏離了軌道,命便不好,運就會不順了。

37、如果活著必須有些輝煌色彩,慈悲就是最好的顏料。

38、從內(nèi)心轉(zhuǎn)念的目的,是要把負(fù)面的煩惱心--貪、瞋、癡、 慢、疑、嫉妒,種種造成輪回的原因去掉,繼而生起慈心、悲心、 菩提心。也唯有生起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,才可能出離輪回,得證佛果,尤其是悲心。所以經(jīng)典說,慈悲心是所有護法中最強的。

39、五毒煩惱會變成五種病,所以要注意起心動念。如果按照佛教的修行,要把貪、瞋、癡、嫉妒、我慢,轉(zhuǎn)成五種大智慧。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特別的問題,就要懂得去轉(zhuǎn)化。觀修五方佛,觀修佛的形象或念佛的名字,也可把宿世的業(yè)力乃至一個不清靜的想法斷除掉。

40、你心里有觀世音菩薩,恭敬的方式有很多種,如稱念他的名字、身體禮拜,生氣的時候想起觀世音菩薩,時時以慈悲心救度眾生,自己應(yīng)該學(xué)習(xí)菩薩的慈悲、智慧、化導(dǎo)眾生,既然要學(xué)習(xí)菩薩的慈悲智慧,那怎么可以因為一點事情而發(fā)怒生氣呢?有了這個反省怒氣就會消下來,就能夠去除瞋恚心。

41、要做心靈的功課,你要做早晚課,幫助自己安定下來,安住在圓滿的菩提心上,如果平常有固定的功課,就按照你的功課做;如果沒有,課誦本的內(nèi)容編的非常好,可以按照傳統(tǒng)的課誦本做。假如自己不會做早晚課,禮拜六、禮拜天到佛寺住,跟著佛寺做早晚課,學(xué)習(xí)久一點就會了。

42、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(zhì)、并且臻至完美之人,將獲得如梵天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智慧。 一、布施帶來財富;二、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; 三、忍辱帶來美好;四、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; 五、禪定帶來寧靜;六、自由來自智慧; 七、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愿望。

43、最令人向往、擁有的銘印:一、布施是給予你所擁有的事物;二、持戒是善待他人; 三、忍辱是放下瞋怒;四、精進是增長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悅; 五、禪定是全神貫注,遠(yuǎn)離邪念;六、智慧判斷何謂真理;七、慈悲是一種融合了對眾生之愛的高度智識。

44、佛陀善巧說了七種不需要金錢、物質(zhì)就可以布施的方法,歸納這七法可以得知: 一、我們應(yīng)舍棄、杜絕任何出于自我愛惜、慳吝的心態(tài)和行為;二、相反的,我們所有的動機、發(fā)心都是為了眾生的利益;三、我們只要以善心、善語、善行對待一切有情,就是布施。

45、佛說:施舍金錢、物質(zhì),只是布施方法中的一種。即使不用錢,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:一、和顏施、二、言施、三、心施、四、眼施、五、身施、六、座施、七、察施。

46、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。當(dāng)我們戒惡時,就不再繼續(xù)造業(yè)了。沒有苦時,就有平靜。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,無瞋、清明。所以佛說:心清凈,是世上最高的功德。

47、每天不小心看到自己或別人踏死蟲、螞蟻時,趕緊持此咒,它們就得到超渡,每天看到別人吃肉,或是自己不得不吃肉時,趕緊持此咒,來超渡它們廣結(jié)善緣。

48、在佛教信仰里,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,將會在未來接替阿彌陀佛,功德非常殊勝。而在中國,信仰、敬奉觀世音菩薩的信眾尤其多,一些觀音感應(yīng)故事傳播久遠(yuǎn)、影響廣泛,更證明了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大悲愿力深植人心之處。

49、每個人心里都要有一個很好的師父,然后當(dāng)你碰到事情的時候,就要祈求我們的師父,加持我們的心,不要讓我們的心退轉(zhuǎn)了、痛苦了、孤單了。修行就是要有正確的心態(tài):慈悲心、菩提心、信心,有了這三個心以后,我們就認(rèn)真去修行。

50、尊重生命其實就是尊重自己。護生、放生,其實也是在救自己。藉由護生,關(guān)心世上一切眾生的疾苦,開發(fā)本有的慈悲心與喜舍心,令眾生離苦得樂。以戒殺、護生來長養(yǎng)慈悲心。

相關(guān)佛家經(jīng)典禪語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