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、 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35、 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眾星共之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36、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;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 ——孔子
37、 與其進(jìn)也,不與其退也。唯何甚。人潔己以進(jìn)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 ——孔子 《論 語》
38、 人而不仁,如禮何!人而不仁,如樂何!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39、 有朋自遠(yuǎn)方來,不亦樂乎! ——孔子
40、 默而識之,學(xué)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41、 窮不失義,達(dá)不離道。 ——孔子
42、 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這所惡也,不以其道 得之 ,不去 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43、 “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,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。”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44、 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倪,小車無杌,其何以行之哉!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45、 過而不改,是謂過也。 ——孔子
46、 父在,觀其志。父沒,觀其行。三年無改于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47、 不貳過。(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。) ——孔子 《論語·雍也》
48、 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在回也! —— 孔 子 《論 語》
49、 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斯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(jié)之, 亦不可行也 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0、 “大哉問!禮,與其奢也,寧儉,與其易也,寧戚。”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1、 由,誨汝知之乎!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2、 “多聞闕疑,慎言其余,則寡尤。多見闕殆,慎行其余,則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 祿在 其中矣 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3、 “色難。有事,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,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” ——孔子 《論語 》
54、 民無信不立。 ——孔丘
55、 居上不寬,為禮不敬,臨喪不哀。吾何以觀之哉!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6、 學(xué)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(qiáng)也。 ——孔 子
57、 信近于義,言可復(fù)也。恭近于禮,遠(yuǎn)恥辱也。因不失其親,亦可宗也。 ——孔子 《 論語 》
58、 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(xué)則不固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59、 夷狄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無也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60、 仁遠(yuǎn)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61、 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?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 ——孔丘
62、 道千乘之國,敬事而信,節(jié)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63、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64、 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
65、 守之以愚,功被天下;守之以讓,勇力振世;守之以怯,富有四海。 ——孔子
66、 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叟哉!人焉叟哉! ——孔子 《論語》